当前位置:首页 > 名人轶事

里水霸王鸭的内馅这么丰富,你有兴趣探寻做这道菜的厨师的故事吗?

发布时间:2016-11-11 来源:梦里水乡

  清光绪年间,大臣李鸿章的母亲八十大寿。寿宴上,来自里水的一位厨师做的莲味甜鸭,轰动四座,慈禧太后品尝过后更是念念不忘。因每位食客都对这道美食赞不绝口,故而人们称这道美味为“霸王鸭”。 

  当一只全鸭端上桌,皮焦红。轻轻切开表面,清香四溢。筷子所及之处,鸭肚已经悄悄去骨,只留下松化幼滑的鸭肉和绵香可口的莲子、百合等农家配菜内馅。一口吃下,带着清香的配菜,嫩滑的的鸭肉,搭配起来味道更加丰满,层次更为突出。 

  美味佳肴流传百年,现已成为里水乃至南海的一道名菜。不少饕客们寻味而来,只为吃上由酒楼大厨师“大佬江”所做的霸王鸭,一尝独特的美味。

  李志江,人称“大佬江”,祖籍肇庆,1992年来到佛山,先后就职于顺德仙泉酒店、石湾迎宾馆,从事餐饮行业已近30年,师从香港厨师。他做的菜为何广受食客追捧,请跟着里水君,一同聆听他的名厨故事…… 

  

志在厨房 不忘初心

  故事的开篇总是相似,上世纪60年代,李志江为了谋生,为了兴趣,选择跟随广州的叔叔学厨。在那个年代,找到一份既能贴补家用,又能继续自己的兴趣的工作,可以说,是幸运的。

  “刚进厨房是不会马上给你拿锅的,你必须从打荷仔做起。”“大佬江”指间夹着烟,坐在沙发上,缓缓地说起了学厨的那些事。厨房里,“菜鸟”要做的事情很多,包括洗锅、烧煤、倒煤渣等,“不能偷懒,因为倒一个多月煤渣才有可能换来一个炒面的机会。”为了给师傅留下一个好印象,为了获得机会,李志江可谓毫无怨言。

  

  每个熬出头的大厨都有一段炒尾镬的日子,在烧了两年煤以后,李志江站在了尾镬旁。尾镬,就是离大厨最远的那个镬,做的也是基本菜式。虽然这段时光是艰辛的,但李志江从没想过放弃。“以客为主”、“有人的地方就有饮食”,当年老师傅阮sir的两句话,让李志江无论走得多高多远,都不忘做好一道菜的初心。

  

新菜式 有传统更有味道

  从小学徒到大师傅,李志江从原来的“小弟”变身成为“大佬江”,对于菜式的研究,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,也越来越别具一格。

  蜂巢牛肉粒,传统的蜂巢是用面煎成的,但在“大佬江”的手下,蜂巢则是用芋头做成,轻咬一口,口感绵密细嫩,芋香盈满口腔。配上熟度刚刚好的牛肉粒,肉汁在牙齿的挤压下漫出,简直就是在吃高级牛排的体验!

  世间食材千百万种,新菜式也要靠灵感。前段时间《花千骨》一剧热播,街坊邻里无人不追,“大佬江”不喜煲剧,却在听多了妻儿一味念叨后,真的做出了一盘“花千骨”,让前来用餐的顾客惊喜不已!这盘“花千骨”,其实是一盘滋味爽甜的排骨配上花椒,排骨入味,菜品卖相也是十足诱人,再加上这时尚的名字,更为之增色不少。

  “每一道再新奇的菜,总是有传统的味道在里面。”在这个信念下,“大老江”都会定期到广州、顺德的酒楼“取经”,寻找灵感,取之长处,让自己眼界更广阔,菜品更丰富。

  幸福之源 源自美味佳肴

  从业多年,身边的同行甚至培养出来的徒弟都选择自己开店,但“大佬江”一直坚守在那一方灶台旁边,做好一只霸王鸭,烹调好一碗禾虫,甚至煮好一道家常菜,都是他的幸福来源。

  “以前厨师地位不高,大家都叫我们’厨房佬’,现在这个行业更受欢迎和尊重了”不多言的他在谈起这个变化时,显然兴奋了不少,“其实厨师也是艺术师,一块普通的肉可以做出多少种花样,都很难有人给出答案。”

  像禾虫,不少人闻名生畏,但在“大佬江”手下料理的禾虫,不放蛋浆,仅凭禾虫的爆浆,再添加果皮、胡椒和少许肥猪肉捞匀,严格的时间把控后烹饪出来的钵仔蒸禾虫,甘香嫩滑,且养颜美容,可谓是红旗酒楼的一款“看门菜”,叫人食过翻寻味!

  近30年的厨房经验,“大佬江”的手艺不容置疑,在业界也多受肯定,曾获得“粤港澳名厨”金质奖章,2013年台湾·南海·香港·澳门名厨精英会上,与其他南海大厨一同,获得了“阿里山金质奖”,更被特聘为《中国餐饮经营榜》的高级编委。

  但是一贯低调的他,在赴京读书的儿子归家时,做一盘最家常的番茄炒蛋;在闲暇时静静地看一本关于厨艺的书,细细思量每一道菜肴背后的奥妙,然后做出一盘又一盘让食客满足的菜肴,他便已知足。

  

(责任编辑:)